唇香草
药典名称 |
唇香草 |
英文名称 |
无 |
拉丁名称 |
Ziziphora clinopodioidesLam. |
性味归经 |
味辛,性凉。 |
临床应用 |
治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治感冒发烧、急性结膜炎;治痔疮。 |
临床禁忌 |
尚未见报道。 |
天然药物来源 |
唇香草是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全株有强烈的薄荷香气。根木质。茎由基部丛生,具四棱,表面带紫色,有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全缘,长0.5-2cm,宽0.3-1cm,有腺点。轮伞花序顶生,集成头状;萼筒长5-7mm;花冠唇形,长10-12mm,被短柔毛。蓝紫色。小坚果长卵形。 生于低山潮湿处。分布于新疆。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木犀草素(luteolin),蒙花甙(linarin),7-甲基苏打基亭(7-methylsudachitin),白杨素-7-O-芸香糖甙(chrysin-7-O-rutinoside),咖啡酸(caffeic acid),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methy 4-hydroxy-3,5-dimethoxybenzoate),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香叶木甙(diosmin),α-蒎烯(α-pinene)和胡薄荷酮(pulegone)。 药理作用: ★抗氧化、抗糖尿病、抗高血脂 ★抗过敏、抗菌、抗真菌、抗炎、抗病毒、抗肝毒 ★解痉、镇咳、祛痰、 ★抗溃疡、抗毒液素、止血、利胆、促进胃分泌液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