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
药典名称 |
磁石 |
英文名称 |
Magnetite |
拉丁名称 |
Magnetitum |
性味归经 |
味咸;性平。肾;肝经。无毒。 |
临床应用 |
补暖水脏,强益气力,明耳目,利腰脚;治阳不起;明目,益眼力;治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治耳聋耳鸣,常如风水声;治耳聋无听闻;治膏淋,小便肥如膏;治肛门不收,里急后重;治子宫不收,名瘣疾,痛不可忍;治疔肿;治诸般肿毒;治金疮,止痛、断血。 |
临床禁忌 |
脾胃虚者,不宜多服、久服。 1.《本草经集注》:“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2.《纲目》:“独孤滔云:慈石乃坚顽之物,无融化之气,止可假其气而服食,不可久服渣滓。” 3.《本草从新》:“重镇伤气,可暂用而不可久。” |
天然药物来源 |
磁石为氧化物类尖晶石族矿物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 磁铁矿是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或为粗至细粒的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表面或氧化、水化为红黑、褐黑色调;风化严重者,附有水赤铁矿、褐铁矿被膜。条痕黑色。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性脆,相对密度4.9-5.2。具强磁性,碎块可被手磁铁吸着,或块体本身可吸引铁针等铁器。 形成于多种内力地质作用,可与多种铁镁硅酸盐矿物及石英等氧化物共存,前者不如磁铁矿抗风化而易呈现为风化小孔。古代入药的著名产地多是矽卡岩型铁矿区,今则包括各种成因类型铁矿区的磁铁矿。主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亦有产出。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四氧化三铁(Fe3O4),FeO3,Fe2O3,硅、铅、钛、磷、锰、钙、铬、钡、锯、镁等;少数变种含氧化镁(MgO)达10%,氧化铝(Al2O3)达15%。另外磁石中常含一定量的砷,使用时需注意。 药理作用: ★镇静、抗惊厥作用:磁石炮制后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明显增强。炮制后100%磁石溶液15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异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有对抗作用,使惊厥潜伏期明显延长。 ★体内过程:磁石微粒(Magnetite, Fe3O4)直径在0.1-0.5μm之间,用99mTc和111In标记磁石,在电镜和Mossbaner分光镜下识别,当这些磁石微粒注入大鼠体内后,主要聚集于肝和肺两脏器。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