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机所成功举办先进同步辐射技术交流论坛
2025年9月5日,先进同步辐射技术交流论坛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有机所”)顺利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推动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复杂反应中间体的高效捕获与精准解析”的顺利实施,推进先进同步辐射技术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催生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论坛由上海有机所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创谱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和国仪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领域十余名专家学者,以及60余名上海有机所师生代表参会。
合影
会议开幕式由院B类先导专项“复杂反应中间体的高效捕获与精准解析”负责人李霄鹏研究员主持,上海有机所副所长黄正研究员和科研管理处处长沈其龙研究员出席了本次论坛。黄正副所长为本次论坛致辞,他强调,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技术是研究有机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利器,然而上海有机所科研人员长期深耕有机化学基础研究,在先进光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尚显不足。因此,上海有机所格外珍惜本次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诚挚希望能与各位专家深入探讨技术难题、分享研究心得,更期待以此次论坛为起点,与各兄弟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上海有机所黄正副所长致辞
会议报告环节,12位在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同步辐射相关技术发展、方法原理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分享。与会者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技术的实际应用,为推动有机化学研究与先进光源技术的融合创新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上海科技大学翁祖谦教授回顾了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类谱学和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其在化学催化中间物种电子结构表征中的独特优势。上海高研院宋飞研究员介绍了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和吸收谱在材料化学和单原子催化领域的应用,并强调了软硬X射线合支站在宽能区谱学研究中的特色。上海高研院田丰研究员为有机所师生介绍了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物理原理和相关应用场景,有望大幅提升材料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领域各类材料表征的结构分辨率。上海交通大学的丁蓓教授将自由电子激光超快光谱应用到生物化学领域各种瞬时过程的精确捕捉,吸引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兴趣,充分探讨了将其扩展到有机反应机理研究的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上海高研院王宇研究员介绍了其最新研发的溶液体系低温XAFS技术,可突破传统室温方法无法表征弱稳定性反应中间体的难题,该技术将助力上海高研院与有机所等单位联合承担的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复杂反应中间体的高效捕获与精准解析”实施。上海高研院文闻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上海光源衍射线站的特色和运行情况,是目前单晶解析最有力的方法,与会人员就研究体系和技术细节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上海高研院何燕研究员讲解了上海光源硬X射线微区扫描新技术,在纳米级成像与谱学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适用于功能材料的精准表征。上海高研院孟祥雨副研究员进行了软X射线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介绍,着重解析了同步辐射磁性圆二色谱在针对自旋化学和磁性材料等方面的优势。上海高研院章辉副研究员针对固液相样品的原位软X射线同步辐射XPS和NEXAFS技术为在场师生进行了系统讲解,并与多个课题组初步确定了合作意向。上海高研院陈振华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光源E-line线站特有的共振X射线散射技术,可极大提升材料表征的能量分辨率,在有机光化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会议还邀请了安徽创谱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和国仪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桌面式XAFS、核磁共振波谱仪和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相关介绍。
专家报告
本次论坛深入研讨了将同步辐射等先进光源技术应用到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未来各单位之间的进一步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合作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推动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复杂反应中间体的高效捕获与精准解析”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