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2025年度课题组工作交流会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君谋楼2楼多功能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实验室组织,旨在促进课题组间学术交流与合作,集中展示年度研究进展,推动小分子调控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攻关。来自有机所、药物所等单位的十余位研究员及相关科研人员参与会议。
4月26日下午会议由俞飚研究员主持。会上,俞飚首先作开场介绍,随后刘文、桂敬汉、王杰等14位研究员依次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与分子创制(刘文)、甾体/萜类高效合成(桂敬汉)、结构多样性活性天然产物合成策略(王杰)、生物碱合成新方法(洪然)、复杂聚酮生物合成(唐功利)、药物递送系统(于海军)、肿瘤靶向分子机制(曹春阳)、USP7激动剂开发(张乃霞)、脑损伤分子机制(封晶)、激酶抑制剂评价(康经武)、丰产金属药物合成(金健)、胰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俞飚)、糖质生物活性(李铁海)及糖原自噬调控(潘李锋)等多个方向,充分体现了小分子调控在化学生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4月27日上午会议由丁克研究员主持。文留青、林汉斌、王婧等研究员围绕酶催化糖化学(文留青)、心血管靶向治疗(林汉斌)、Mi/TFE转录因子调控(王婧)、AI活体成像药效评价(陈浩)、手性胺酶催化合成(林亮)、CDK12/13调节剂开发(王震)、绿色偶联反应(汤文军)、GPCR靶向药物(杨德华)、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唐炜)、药物固体化学(梅雪锋)等主题展开交流,并安排了蒋昊文、赵强等课题组的工作汇报环节。会议期间还穿插了休息与集体拍照,进一步增进了科研人员间的互动。
本次交流会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既聚焦基础前沿,又紧扣应用需求,为实验室各课题组搭建了高效的学术共享平台,有力推动了小分子调控领域研究的协同创新,为后续深化合作、攻克关键科学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