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室、各部门:
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加入博士后队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相关文件精神,现将博新计划及联合资助申报情况通知如下:
一、博新计划
1、 申请条件
获博士学位2年内全日制博士,2017应届毕业生优先(申报时满足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申请时不超过31周岁;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科学道德;研究计划所属领域符合博新计划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
2、 资助方式
每人每站40万日常经费,20万博士后科学基金,拟资助300人。
3、 申报流程
2月20日后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进行填报,准备申请资料2份(申请书,博士学位证、毕业证或学生证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不超3项的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博导推荐意见表,博后导师推荐意见表),3月10日前提交至人力资源处。
4、 其他
本所学生申请由博导继续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人员比例不得超本次申报人数的20%;40万日常经费按月计发,核发24个月。
通知原文见: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program/Info_Show.aspx?InfoID=fe933479-5542-4fc3-b0b8-2dbf2c3b8d48
二、联合资助
1、 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为2017 年度拟进入中国科学院“ 四类机构”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科学道德,获得博士学位3 年内的全日制博士,2017 年度应届全日制博士毕业生优先( 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至本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不超过34 周岁,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 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外籍( 境外) 人员须保证在博士后流动站全职工作时间不少于2 年,涉密项目不允许申报,当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联合资助优秀博士后项目不可重复获得。
2、 资助方式
2017 年拟资助50 人,资助标准为20 万元博士后科学基金,我所名额为2人。
3、 申报流程
3月10日前登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准备申请书2 份,身份证明材料2 份,专家推荐意见表2 套, 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2 份。
具体要求:
1. 身份证明材料。
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拟进站人员, 提供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目录和摘要;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目录和摘要;通过中期考核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提供学生证复印件、中期考核表、中期考核报告目录和摘要。
2. 专家推荐意见表须由两位专家填写。其中一位须为博士导师, 另一位为拟进站单位的博士后合作导师。
3. 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包括: 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3 个。其中: 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复印件。
4、 其他
经费使用:资助金获得者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资助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合理使用资助金。资助金的开支范围包括科研必需的仪器设备费、实验材料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会议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和劳务费的开支。用于支付参与研究过程且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支出不得超过资助金总额的30%。
通知原文见: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program/Info_Show.aspx?InfoID=6e3f13dd-7e05-4763-ae67-851985e2ce86
联系人:杨小静
电话:54925216
邮箱:yangxiaojing@sioc.ac.cn
附件1、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学科
附件2、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
附件3、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
附件4、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
附件5、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
附件6、2017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申请指南(联合资助申请指南)
(附件1-2点击下载)
(附件3-5点击下载)
(附件6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