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红
药典名称 |
少年红 |
英文名称 |
无 |
拉丁名称 |
Ardisia alyxiaefoliaTsiang et C. Chen |
性味归经 |
味苦、辛,性平。 |
临床应用 |
治跌打损伤,喘证,湿痰咳嗽。 |
临床禁忌 |
尚未见报道。 |
天然药物来源 |
少年红小灌木,高约50cm。具匍匐茎;茎纤细,具细纵纹,幼时密被锈色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8mm,具沟;叶片厚坚纸质至革质,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至圆形,长3.5-6cm,宽1.5-2.3cm,边缘具浅圆齿,齿间具边缘腺点,两面被疏微柔毛或小鳞片,尤以背面中脉为多。亚伞形花序或伞房花序,稀复伞形花序,侧生,稀腋生,密被微柔毛;总梗长达6cm时,常具1-2片退化叶;花梗长6-10mm,通常带红色;花萼仅基部连合,仅于连合处被细微柔毛,长1-1.5mm,萼片三角状卵形,具腺点;花瓣白色,稀粉红色,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4mm,里面中部以下多少具乳头状突起,具疏腺点;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背部具疏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果球形,直径约5mm,红色,略肉质。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岩白菜素(bergenin)、仙客来甙元(cyclamiretin)A的皂甙(皂甙Ⅱ)。
药理作用: ★止咳平喘、抗炎、镇咳。 ★抑制免疫球蛋白形成。 ★抗肿瘤。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