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召开了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杨雄市长主持会议,副市长周波宣读市政府表彰决定,市委书记韩正等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并作重要讲话。
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313项(人),授予金亚秋院士、丁文江院士科技功臣奖。其中自然科学奖31项,技术发明奖32项,科技进步奖243项,授予5位外籍专家国际科技合作奖。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复旦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由黎占亭、赵新等人完成的成果“氢键芳香二级结构构筑及其分子识别和自组装功能”获得本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人工二级结构构筑是物理有机、生物有机和超分子化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是创造新结构、发现新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氢键芳香二级结构构筑及其分子识别和自组装功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的大力资助下,围绕芳香类序列骨架的构象控制这一物理有机化学的挑战性课题开展研究,成功构筑了多个系列的人工螺旋及扩展二级结构,系统深入地揭示了新的结构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研究领域的应用,发展了一类构筑自组装分子镊的高效方法,基于前体二级结构控制发展了一类定量合成大环分子体系的新方法,建立了若干有用的新型分子内氢键模式,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于超分子化学研究及功能分子结构设计等。
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其中20篇重要论文他引1112次,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546次,单篇最高他引104次,共培养博士生23名。项目第一完成人应Acc. Chem. Res.主编邀请撰写了芳香酰胺生物模拟结构的专题总结文章,应Chem. Commun.主编邀请就人工二级结构作为分子自组装研究的新框架撰写Feature article综述文章。项目第一完成人应邀在国际会议作大会和邀请报告28次,作为会议主席首次在中国主持召开了第9届国际大环和超分子化学学术会议,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该项研究具有系统性和独创性,多个国际领先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重视,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于不同研究方面,有力地拓展了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对物理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2010年至今,有机所的科研成果连续六年每年都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所按照中科院“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要求,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全所上下凝心聚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实施一三五战略规划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科院的“率先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颁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