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黄维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17日上午9时38分在美国旧金山与世长辞,享年94岁。11月28日在美国进行了遗体告别。其骨灰安葬于上海福寿园。2016年1月16日上午,上海有机所在上海福寿园举行黄维垣院士追思会,追思先生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学习先生的崇高品德,表达对先生辞世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文澜,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张培璋、秘书长刘少引,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徐大振,上海有机所陆熙炎院士、陈庆云院士、戴立信院士、林国强院士、麻生明院士、丁奎岭院士、唐勇院士,上海市委组织部同志,兄弟单位、有关高校同志,以及黄维垣院士生前好友、同行、同事、学生和有机所职工学生等共250余人为先生送别。追思仪式由有机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胡金波主持。
在简朴庄重的追思会现场,全体人员首先起立为黄维垣先生的不幸逝世肃立默哀。
黄维垣先生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办发来唁函唁电,敬送花篮,沉痛悼念黄维垣先生,并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国务委员杨晶和中央组织部领导分别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转达他们对黄维垣院士逝世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敬献花篮。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国家原主席、中央军委原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陈至立委托其办公室转达他们对黄维垣院士逝世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敬献花篮。
另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福建省等有关领导和部门,各兄弟研究所及各高校,先生生前好友、同行纷纷发来唁电唁函、敬献花篮。
胡金波宣读了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院士发来的唁电。白春礼在唁电中高度评价了黄维垣先生为我国有机氟化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开创性和系统性的杰出贡献,热爱祖国、无私敬业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先生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有机化学研究事业,为年轻后学树立了榜样,风范长存!
追思会上,大家还观看了黄维垣院士“虚怀若谷、德高望重”的主题纪念视频,掠影了先生少年好学上进、青年辗转求学、留美壮志满怀、突破重重阻力、一心报效祖国的学术成长历程。还有他孜孜不倦开拓创新,应国家需求投身国防事业;广交国际同行,提升研究所国际影响力;培养学生晚辈,桃李芬芳天下和关爱帮助家人的光辉一生。
与先生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代表陆熙炎院士,回忆起和黄先生相识与共事的岁月:黄先生在研究生培养和学报工作方面做出了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尤其在研究生培养“从无到有”的关键时期,先生培养出了中国化学领域的第一个博士,为有机所建立了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他还为《化学学报》和《中国化学》的编辑推广工作尽心竭力。我们要永远永远铭记他的为人、精神,不流于形式,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学生代表吕龙研究员深情地回顾了与先生深厚的师生情谊:作为黄先生的学生,深感自豪,尤其是先生平易近人、以身作则、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在他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先生对学生既严格又放手,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他以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化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品质。
黄维垣先生的女儿黄荣女士代表家属作了发言。她首先感谢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科院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在父亲去世后给予她们全家的关怀慰问,为大家对父亲的科研工作以及为人品德所给予的高度评价深感荣幸和欣慰。她表示,父亲把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有机化学事业。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父亲,生活中他还是一个独立坚强的人,在患病之际还依然乐观地同病魔作斗争。
上海有机所所长、黄维垣先生治丧委员会主任丁奎岭院士在发言中至诚至敬地讲到,黄维垣先生仙逝,化学界失去一位巨擘,而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可亲的良师益友,先生光辉的一生留给我们太多的“财富”。我们向先生学习,要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要学习他唯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还要学习他虚怀若谷的人生态度。
丁奎岭强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先生的座右铭,也是对我们的告诫和鼓励。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并将之化为行动,投身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分子合成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筹建中,从而实现有机所的创新跨越和祖国科技事业的繁荣进步。
追思仪式结束后,全体来宾到先生墓前依次鞠躬致敬,献花追思。

追思会现场

敬献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