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走了,灯还亮着……”

2009年7月7日有机所召开了“纪念黄鸣龙院士座谈会”。我所院士、所领导、家属代表、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全体课题组长、黄鸣龙院士生前亲友、老同事、学生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党委书记郏静芳主持了会议,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丁奎岭作了讲话。 黄鸣龙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他在有机化学领域中辛勤耕耘半个世纪,造诣精深,成就卓著。他关于变性山道年相对构型成圈互变的发现,是近代有机化合物立体化学中的经典工作。他改良的Kishner-Wolff还原法,简称黄鸣龙还原法,是首例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且已写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他对中国甾体激素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领导下,实现了七步合成可的松及新法合成地塞米松。他是中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 丁奎岭在讲话中指出,黄鸣龙院士在科研工作中一方面重视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又面向国家需求,始终将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国家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发现若干理论上的问题。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矢志不渝。在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他始终保持严谨治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我们后学晚辈要传承他的精神和学风,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有机所戴立信和林国强院士、浙江大学黄宪院士、上海医药公司袁守水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廖清江教授、上海第十二制药厂刘其明工程师以及黄鸣龙院士生前所在研究室的同事和学生等多人在会上发言,大家追忆了黄鸣龙院士在建国之初,冲破重重阻挠,摆脱跟踪,辗转回国,并动员儿子、女儿也回来报效祖国。上世纪60年代,国家提出要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国家需求联系到自己的工作中,提出研究计划,并最终成功研制出口服避孕药。当时他对新物理方法非常重视,对有机化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一辈子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新技术的精神,平易近人、提携后辈的为人处事方法都将使后学们受益终生。 黄鸣龙院士的孙女黄微和外孙张大星等人以崇敬的神情,追思先人的优秀品德和十分丰富的精神生活。 郏静芳书记最后强调,我们要学习黄鸣龙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学风,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