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组织架构
    • 现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依托单位情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人才队伍
    • 科研队伍
  • 研究动态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荣誉奖励
    • 专利项目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国内合作
    • 国际合作
  • 开放共享
    • 开放课题
      • 申请指南
      • 历届开放课题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加入我们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学术活动
所主站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组织架构
    • 现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依托单位情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人才队伍
    • 科研队伍
  • 研究动态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荣誉奖励
    • 专利项目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国内合作
    • 国际合作
  • 开放共享
    • 开放课题
      • 申请指南
      • 历届开放课题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加入我们
    • 人才招聘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动态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李佳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钯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螺环骨架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14【字体: 大  中  小 】

    2025年4月29日,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李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奇团队合作,发现钯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螺环骨架新方法。相关研究以“Palla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rylative Dearomatizationof Naphthols and Phenols for Constructing Quinazoline-Containing Spirocycles”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手性螺环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优势骨架,广泛存在于活性天然产物、上市药物或候选药物分子中,常常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独特的三维结构可显著增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在改善药物靶向性、代谢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因此,如何高效构建结构复杂的手性螺环骨架仍具一定挑战,也是有机合成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含氮杂环喹唑啉结构是药物重要的药效团之一,表现出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癌、抗菌、抗病毒等。喹唑啉骨架在FDA批准的最常出现的35种含氮杂环药物名单中排名第17位,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合作团队巧妙地设计含有四取代脲结构的苯酚和萘酚类底物,通过钯催化分子内不对称去芳构化策略,高效地构建结构新颖的含有喹唑啉结构的三维手性螺环骨架,成功合成了49个喹唑啉螺环化合物,收率最高达97%,对映选择性达98:2 er,展现出优异的底物普适性与官能团兼容性。其次,科研人员通过主惯性矩(PMI)计算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将平面芳香前体转化为复杂三维分子构架。最后,系统评价了该类手性螺环化合物对两种代表性肿瘤细胞系(人类淋巴瘤细胞系Mino和人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V4-11)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明确立体构型和结构新颖性的化合物(S)-4ac对两种癌细胞系均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抗增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94 μM和0.46 μM。进一步的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证实,该类化合物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和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S)-4ac可以作为抗癌药物开发中极具潜力的先导化合物。

    上海药物所/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张池玥为论文第一作者。上海药物所李奇研究员和李佳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感谢上海药物所郑明月研究员和周宇波研究员给予的大力支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3359

    图 钯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构建喹唑啉螺环骨架



    附件下载:

    上一篇:赵强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构象调控破解RIPK3抑制剂“在靶凋亡毒性”难题,揭示全新别构位点
    下一篇:许代超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细胞感知甲硫氨酸代谢抑制细胞死亡的传感器
    地址:中国上海市零陵路345号邮政编码:200032
    电话:0086-21-54925000传真:0086-21-64166128E-mail:bnpc@mail.sioc.ac.cn
    版权所有 © 2008-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沪ICP备050054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