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可环境消融与闭环循环塑料创制及应用”实施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21科研管理处

20251016日,中国科学院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A类)“可环境消融与闭环循环塑料创制及应用”(以下简称“专项”)启动会在上海有机所顺利召开。

专项咨询组专家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上海交大周永丰教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李兆奇副总经理,专项监理组成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侯雪龙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严昌荣研究员、天津大学李悦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丕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杨士勇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前沿局李煜辉副局长等出席会议并指导。专项承担单位上海有机所胡金波所长、长春应化所逯乐慧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大任务处处长刘静等,以及专项团队成员等70余人参会。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专项首席科学家唐勇院士主持。专项依托单位胡金波所长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及领导表示诚挚感谢。他强调,A类先导专项要求高、责任重,上海有机所将全力支持团队开展工作,致力于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李煜辉副局长在讲话中回顾了专项的立项过程,并再次明确了A类先导专项的定位与要求。他特别指出,作为前沿局首个A类先导专项,它集聚了院内化学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优势力量,旨在通过转变塑料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塑料3.0”新模式,从而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经济且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

专项实施方案汇报环节由专家组组长朱美芳院士主持。首先,唐勇院士从立项背景、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就专项整体情况作了汇报。随后,项目负责人陈昶乐教授、陶友华研究员和王晓艳副研究员分别对各项目基本情况、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方案与工作基础、人才队伍与条件保障,以及近期进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后,提出了科学的指导建议。专家们表示塑料在当前和未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其污染治理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专项基于应用场景从头设计,发展环境消融塑料应用于短期一次性使用场景,发展可化学循环塑料应用于可收集的长周期使用场景,有望形成终结塑料污染的科学、经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专家组也指出,专项涉及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业示范线建设,再到产品开发与下游应用的多环节,建议团队聚焦核心关键指标,深化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对接,确保关键技术突破切实转化为产业实效、落地产业场景。

本专项于20256月获批立项,围绕“可环境消融与闭环循环塑料创制及应用”为研究目标,针对废弃塑料收集与治理这一世界性挑战,专项创新性地提出塑料3.0理念,即“基于应用场景分类处置,将退役处置融合塑料创制”。旨在系统突破“塑料结构设计与构效关系→功能单体变革性合成工艺及聚合新方法→塑料树脂低成本工程化技术→加工技术与规模化应用”的全链条关键技术,从源头破解塑料污染治理难题,为塑料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