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Tobias Ritter教授应邀作SIOC科学讲座
2025年10月15日,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所长Tobias Ritter教授应邀访问上海有机所,并作题为“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s”的SIOC科学讲座,俞飚院士为Ritter教授颁发荣誉奖牌。讲座由胡金波所长主持,全所300余名师生到场听讲。
Ritter教授的报告围绕后期官能团化,系统回顾了其团队从早期C-F键构建(已应用于F-18显影剂合成)到近期创新试剂和反应开发的研究脉络。他重点介绍了利用四氟噻蒽氧化物实现芳烃C-H键的位置选择性噻蒽化,所生成的“Ar-TFT+”等噻蒽盐中间体凭借其推拉电子效应(电子供体-受体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官能团化及氘/氚标记反应。针对含强供电子基团(如羟基、氨基)芳环的区域选择性难题,Ritter教授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基于硒代二苯并噻唑氧化物(DBSePy-oxazole)的新型鎓盐体系,有效拓展了该方法的普适性。
Ritter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展示了其深厚的物理有机化学功底。报告后,Ritter教授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访问期间,还与上海有机所研究生座谈,与研究员一对一交流,分享科研进展和学术观点。
报告人简介:
Tobias Ritter,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所长、亚琛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麻省总医院放射科化学师、美国波士顿SciFluor生命科学公司(现更名为OcuTerra Therapeutics)联合创始人。Ritter教授于1995-1998年在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在此期间先后到法国波尔多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访学;1999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导师:Barry M. Trost教授);2004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获得博士学位(导师:Erick M. Carreira);2004-2006年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诺贝尔奖得主Robert H. Grubbs教授;2006-2017年期间于美国哈佛大学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和访问教授;2015年开始在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工作,担任所长;2017年起担任亚琛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Ritter教授专注于有机合成中的金属有机催化,尤其在后期氟化、芳基官能团化反应和生物分子修饰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Nature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Ritter教授目前担任Org. Lett.期刊副主编,曾获得包括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2018)、英国皇家化学会氟化学奖(2013)等荣誉和奖项。

胡金波所长主持报告

俞飚院士为Tobias Ritter教授颁发荣誉奖牌

Tobias Ritter教授作报告

报告现场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