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Benjamin F. Cravatt教授应邀作汪猷科学讲座
2025年9月10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Benjamin F. Cravatt教授应邀访问上海有机所,并作题为“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 – target and ligand discovery on a global scale”的汪猷科学讲座,马大为院士为Cravatt教授颁发纪念奖牌。讲座由李昂副所长主持,上海有机所和周边院所的师生300余人到场听讲。
李昂副所长主持讲座
马大为院士为Benjamin F. Cravatt教授颁发汪猷科学讲座纪念奖牌
DNA测序技术的进步极大增进了对人类疾病遗传基础的理解。然而,人类基因组中许多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仍未被表征,且缺乏选择性小分子探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ravatt教授团队开发了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技术(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简称ABPP)——这是一种能在天然生物系统中全局性分析蛋白质功能状态及其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Cravatt教授的报告分享了ABPP技术在构建人类细胞共价小分子相互作用(即可配体性)图谱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发现针对疾病相关蛋白的首创型化学探针与候选药物。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内源环境中检测蛋白质的重要性,从而充分实现其小分子相互作用潜能;共价化学与ABPP技术结合能够扩展蛋白质组的成药性范围,覆盖适配体/支架蛋白和DNA/RNA结合蛋白等传统难靶向蛋白家族;变构小分子在细胞内调控蛋白质功能的多样化机制。
Benjamin F. Cravatt教授作报告
Cravatt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为从事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报告结束后,Cravatt教授与上海有机所师生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互动交流。访问期间,还与上海有机所研究生座谈,与研究员一对一交流,分享科研进展和学术观点。
互动交流
讲座现场
Benjamin F. Cravatt教授与有机所研究生合影
报告人简介:
Benjamin F. Cravatt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及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1992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和历史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教于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现任化学系教授。Cravatt教授是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包括Activx Biosciences、Abide Therapeutics、Vividion Therapeutics以及Belharra Therapeutics。
Cravatt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将其开发的“基于活性探针的蛋白解析(ABPP)”技术应用于解析各种蛋白酶的生理功能及其相应的细胞信号通路,并特别关注与神经系统和癌症相关的蛋白功能解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Cravatt教授的荣誉主要包括:Eli Lilly Award in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4), the ASBMB Merck Award (2014), AACR Award for Achievement in Chemistry in Cancer Research (2020), the Wolf Prize in Chemistry (2022), the Heinrich Wieland Prize (2024), Tetrahedron Prize for Creativity in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25).
汪猷科学讲座简介:
汪猷科学讲座是为纪念我国已故的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汪猷先生而设立的学术讲座。自2005年成立起,汪猷科学讲座旨在邀请活跃于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并在有机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重大影响或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内外科学家前来上海有机所作学术报告。Benjamin F. Cravatt教授是汪猷科学讲座的第21位演讲人。此前,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教授,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Bernard L. Feringa教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Jan-Erling Backvall教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Jean-Marie Leh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F. Hartwig教授,日本东京大学Eiichi Nakamura教授,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Peter G. Schultz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院士,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Dale L. Boger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大学化学系Maurice S. Brookhart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Eric N. Jacobsen 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Stephen L. Buchwald 教授,德国马普分子生理学研究所的Herbert Waldmann 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Howard Grubbs教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Larry E. Overman教授,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石油化工研究院的闵恩泽院士,哥伦比亚大学的Ronald Breslow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arry M. Trost教授,都曾应邀来上海有机所作汪猷科学讲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