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邮箱登陆 English version中国科学院内网入口所内协同办公网入口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 图片资料专栏
 
  · PPT资料专栏
 
  · 视频资料专栏
 
科普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芦竹根
2022-10-25  | 【】【打印】【关闭
 

芦竹根

药典名称

芦竹根

英文名称

Rhizome of Giantreed

拉丁名称

Arundo donaxL.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寒。归肺、胃经。

临床应用

主治热病烦渴,虚劳骨蒸,吐血,热淋,小便不利,风火牙痛。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

临床禁忌

体虚无热者慎服。

天然药物来源

芦竹根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根茎呈弯曲扁圆条形,长10-18cm,粗2-2.5cm,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稍粗大,有大小不等的笋子芽胞突起,基部周围有须根断痕;有节,节上有淡黄色的叶鞘残痕,或全为叶鞘包裹。质坚硬,不易折断。

芦竹属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m,径1-1.5cm,常具分枝。叶鞘较节间为长,无毛或其颈部具长柔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1.5mm,先端具短细毛;叶片扁平,长30-60cm,宽2-5cm,嫩时表面及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较紧密,长30-60cm,分枝稠密,斜向上升,小穗含2-4花;颖披针形,长8-10mm,具3-5脉;外稃亦具3-5脉,中脉延伸成长1-2mm的短芒,背面中部以下密被略短于稃体的白柔毛,基盘长约0.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一半。花期10-12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N,N-二甲基色胺(N,N-dimethyltryptamine)5-甲氧基-N-甲基色胺(5-methoxy-N-methyltryptam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tenine),蟾毒季铵(bufotenidine)和异羟肟酸(hydroxamic acid)

药理作用:

★抗胆碱,降压,抑制平滑肌、解,兴奋子宫,释放组胺。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MDL数据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22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沪ICP备050054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