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邮箱登陆 English version中国科学院内网入口所内协同办公网入口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 图片资料专栏
 
  · PPT资料专栏
 
  · 视频资料专栏
 
科普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番薯
2019-07-12  | 【】【打印】【关闭

药典名称 

番薯 

英文名称 

Sweet potato 

拉丁名称 

Ipomoea batatas(L.) Lam.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脾、肾经。 

临床应用 

治乳疮;治疮毒发炎;治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治湿热黄疸。脾虚水肿,便泄,大便秘结补中和血,益气生津。 

临床禁忌 

湿阻中焦,气滞食积者慎服。 

天然药物来源 

番薯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常呈类圆形斜切片,宽2-4cm,厚约2mm,偶见未去净的淡红色或灰褐色外皮。切面白色或淡黄白色,粉性,可见淡黄棕色的筋脉点或线纹,近皮部可见一圈淡黄棕色的环纹,质柔软,具弹性,手弯成弧状而不折断。气清香,味甘甜。 

番薯属一年生草本。地下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节上易生不定根。单叶互生;叶柄长2.5-20cm,被疏柔毛或无毛;叶片形状、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长4-13cm,宽3-13cm,全缘或3-5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7朵,苞片小,披针形,早落;萼片5,不等长;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雄蕊5,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蒴果,通常少见。花期9-12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 

药理作用 

★番薯热水提取物对眼晶体醛糖还原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止血、兴奋子宫、抗疟原虫。 

  

  

参考文献 

中华本草 

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MDL数据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22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沪ICP备050054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