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邮箱登陆 English version中国科学院内网入口所内协同办公网入口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 图片资料专栏
 
  · PPT资料专栏
 
  · 视频资料专栏
 
科普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二色补血草
2019-07-12  | 【】【打印】【关闭

药典名称 

二色补血草 

英文名称 

All-grass of Twocolor Sealavander 

拉丁名称 

Limonium bicolor(Bunge) O. Ktunze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肝、膀胱经。 

临床应用 

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肾盂肾炎,尿血;治宫颈癌伴发出血;治月经不调;治胃癌。治病后体弱,胃脘痛,消化不良,痔血。 

临床禁忌 

尚未见报道。 

天然药物来源 

二色补血草为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根或全草。根圆柱形,棕褐色。茎丛生,细圆柱形,呈“之”字形弯曲,长30-60cm,光滑无毛,断面中空。叶多脱落,基生叶匙形或长倒卵形,长约20cm,宽1-4cm,近于全缘,基部渐窄成翅状。外苞片长圆状宽卵形,边缘狭膜质,第一内苞片与外苞片相似,边缘宽膜质。花萼漏斗状,沿脉密生细硬毛,萼檐紫色,粉红色或白色,花冠黄色。气微,味微苦。 

二色补血草属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根圆柱状,棕褐色。茎丛生,直立或倾斜。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匙形或长倒卵形,长约20cm,宽1-4cm,近于全缘,基部渐窄成扁平的柄。花序圆锥状;花葶丛生,直立或斜生,通常有3-4棱角有时具沟槽,上部有分枝;花着生枝端,密集,略偏于一侧近头状的聚伞花序;萼筒漏斗状,棱上有毛,缘部5裂,折叠,干膜质,初时淡紫红或粉红色,而后变为白色,花后宿存;花瓣5,匙形至椭圆形,黄色;雄蕊5,着生于花瓣基部;子房长圆形,花柱5,分离,柱头头状。蒴果具5棱。花、果期7-10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尚未见报道。 

药理作用: 

★止血。 

★毒性:二色补血草煎剂给小鼠1次灌服的LD5058.37±10.77g(生药)/kg。给予较大剂量后,小鼠活动降低,呼吸、心跳变快,有时大便变稀,小鼠死前多会全身抽搐。中毒死亡多发生在给药后2h内。 

参考文献 

中华本草 

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MDL数据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22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沪ICP备050054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