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名称
刺苞南蛇藤果
英文名称
无
拉丁名称
Celastrus flagellarisRupr.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
临床应用
治筋骨疼痛,虚烦不眠;治牙痛、腰腿麻木。
临床禁忌
尚未见报道。
天然药物来源
刺苞南蛇藤果为卫茅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果实。
刺南蛇藤是藤状灌木,长达8m。茎枝常有随生根。最外1对芽鳞宿存,呈尖硬钩状刺,常钩附于树上。单叶互生,近膜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3-5.5cm,宽2-5cm,先端短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叶缘具硬毛状细齿。聚伞花序腋生1-3花或多花成簇;花单性,淡黄色,5数,萼钟形,5裂;花瓣匙状长圆形;雄花的花丝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退化;雌花的花丝极短,子房3室,花柱柱状,柱头3裂,裂端再深2裂,反折。蒴果球形,黄绿色,3瓣裂。种子3-6颗,暗红色,被橙红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期10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南蛇藤黄质(celaxanthin)和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
药理作用:尚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