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名称
莕菜
英文名称
无
拉丁名称
Nymphoides peltatum(Gmel.) O. Kuntze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寒。膀胱经。
临床应用
治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水肿、小便不利、热淋、小儿便秘、诸疮肿毒、痈疽及疮疖、痈毒、蜂螫、谷道生疮、毒蛇咬伤。
临床禁忌
服甘草者忌之。
天然药物来源
莕菜为龙胆科植物莕菜的全草。它多年生水生草本。茎沉水,圆柱形,长而多分枝,节上生不定根。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浮于水面,近革质;柄长3-30cm,基部扩大抱茎;叶片卵状圆形,直径2.5-7cm,基部心形,上面亮绿色,下面带紫色,全缘或边缘呈波状;有不明显的掌状脉。花1-6朵簇生于节上,花梗长2-8cm;花萼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花冠金黄色,辐射状,直径2-3cm,分裂几达基部,冠筒短,喉部具5束长毛,裂片5,倒卵形,先端微凹,边缘有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扁短;子房卵圆形,蜜腺5,着生于子房基部,柱头膨大,2瓣裂。蒴果卵圆形,长约2cm。种子褐色,多数,两面扁平,边缘密生睫毛。花期4-8月,果期6-9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芸香甙(rutin),槲皮素-35-巢菜糖甙(quercetin-3β-vicin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等。
药理作用:
★自由基清除、抗锥虫、抗氧化
★止血
★平喘、镇咳、祛痰
★抗菌、抗肝毒、抗病毒、抑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抗炎、治风湿
★抗高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高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松弛平滑肌、降血糖、强心、利尿
★抑制5-羟色胺、抑制3',5'-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脂肪酸合成、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蛋白激酶C、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
★抗肿瘤(W256、S180)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