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名称 |
蝼蛄 |
英文名称 |
African Mole Cricket/Chinese Mole cricket |
拉丁名称 |
Gryllotalpa africanaPalisot et Beauvois;Gryllotalpa unispinaSaussure |
性味归经 |
味咸,性寒。膀胱、小肠、大肠经。小毒。 |
临床应用 |
治不得小便方;治小便不通,诸药无效;治尿闭不通,或有尿中毒危险时;治水病肿满,喘促,不得眠卧;治肝硬化腹水;治石淋;治颈项瘰疬;治蝲蛄疮;治小儿脐风汁出;治小儿走马牙疳,牙龈溃烂;治胞衣不下;除竹木刺。 |
临床禁忌 |
体虚者慎服,孕妇禁服。 |
天然药物来源 |
蝼蛄为蝼蛄科动物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的全虫。
1.非洲蝼蛄:虫体多断碎,完整者长2-3.3cm,宽4-10mm。头部呈茶棕色杂有黑棕色;复眼黑色有光泽;翅膜质多破碎,足多碎落,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3-4根。腹部近纺锤形,有节,皱缩,呈浅黄色。质软蝗碎有特异臭气。
2.华北蝼蛄:体型稍大,长3.9-4.5cm,体色稍浅,腹部圆筒形,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1根。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精氨酸(arginine)、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及微量的亮氨酸(leucine)、淀粉酶(amylase),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s)、麦芽糖酶(maltase)、松三糖酶(melezitase)、蔗糖酶(sucrase)及海藻糖酶(trehalase)、β-半乳糖苷(β-galactoside)、β-果糖甙(fructoside),胰蛋白酶样蛋白酶(trypsin-like proteinase)、凝乳酶(chymosin,rennin)、氨肽酶(aminopeptidase)、氨基三肽酶(aminotripeptidase)、氨基乙酰基-L-亮氨酸二肽酶(glycyl-L-leucine dipeptidase)、脂酸酶(lipase)等。
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强心
★抗菌、抗炎、抗肝毒
★利胆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