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名称
苦蘵根
英文名称
无
拉丁名称
Physalis angulataL.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临床应用
治黄疸(阳黄)、唇疔、水肿腹胀、热淋。
临床禁忌
尚未见报导。
天然药物来源
苦蘵根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根。
苦蘵是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30-50cm。茎多分枝,分枝纤细。叶柄长1-5cm;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表,长3-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两面近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花萼钟状,5中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淡黄色,5浅裂,喉部常有紫斑,长4-6mm,直径6-8mm;雄蕊5,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1.5mm。浆果球形、直径1.2cm,包藏于宿萼之内。宿萼膀胱状,绿色,具棱,棱脊上疏被短柔毛,网脉明显。种子圆盘状,长约2mm。花、果期5-12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苦蘵根中含酸浆双古豆碱(phygrine)。
药理作用:尚未见报导。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