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名称
南牡蒿
英文名称
Woolystalk Wormwood
拉丁名称
Artemisia eriopoda Bunge.
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凉。
临床应用
治毒蛇咬伤:鲜南牡蒿叶嚼烂敷患处。敷后再用鲜南牡蒿30g,金银花15g,细辛、大黄各3g,水煎兑酒或黄酒服,早晚饭前各1次。
临床禁忌
尚未见报道。
天然药物来源
南牡蒿为菊科植物南牡蒿的根或全草。
南牡蒿是多年生草本,高30-70cm。主根明显,粗短,有侧根;根状茎稍粗短,肥厚。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近无毛,基部常密被绒毛,上部或下部常生花序枝。叶片宽2-5cm,通常羽状深裂,裂片5-7个,宽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又掌状分裂,有时匙形而边缘有齿或浅裂;上部叶三裂或不裂,裂片条形;全部叶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头状花序小,多数,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1.5mm,下垂,在茎顶或枝端排成复总状花序;无梗或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卵形,长约2mm;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背面绿色,边缘稍膜质,内层长圆形,边缘宽膜质;雌花4-8朵,花冠狭管状,花柱伸出,先端2叉;两性花6-10朵,不孕育。瘦果小,长圆形。花、果期6-11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三十烷醇(triacontanol),β-谷甾醇,α,δ-香树酯醇(α, δ-amyrin),芳樟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eol),γ-毕澄茄烯(γ-cadinene),草蒲烯(calamenene),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γ-衣兰油烯(γ-muurolene)和[王+古][王+巴]烯(copaene)。
药理作用:
1、抗菌; 抗真菌。
2、治疗慢性气管炎(有效率89.3%,显效率53.3%)。
3、利尿 (大鼠, 尿量达到300%)。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