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邮箱登陆 English version中国科学院内网入口所内协同办公网入口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 图片资料专栏
 
  · PPT资料专栏
 
  · 视频资料专栏
 
科普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马蓼
2013-01-24  | 【】【打印】【关闭

药典名称

马蓼

英文名称

rhizome of Peachleaf knotweed

拉丁名称

Polygonum persicaria L.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肺、脾、大肠经。

临床应用

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

临床禁忌

尚未见报道。

天然药物来源

马蓼为蓼科植物桃叶蓼的全草。

桃叶蓼为一年生草本,高40-80cm。主根弯曲。茎上部直立,单一或分枝。叶互生;有短柄,有硬刺毛;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上面常有褐色斑点,背面绿色,长4-10cm,宽0.5-2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主脉及叶缘有硬刺毛;托叶鞘筒状,膜质,上部明显,紧紧抱茎,长1-2.2cm,有稀疏伏柔毛,先端截形,有短睫毛。花多数,集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微有腺;花密生,长1.5-5cm,通常直立,苞漏斗状,紫红色,先端斜形,疏生睫毛,花被粉红色或白色,通常5深裂,覆瓦状排列;雄蕊7或8,6枚能育;花柱2,稀3。瘦果广卵形,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果期6-9(10)月。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甲酸(form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缬草酸(valeric acid),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没食子酚型鞣质(pyrogallic tannin),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香精油(essential oil),金丝桃甙(hyperoside),5,7-二羟基色酮(5,7-dihydroxychromone),山柰酚(kaempf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

药理作用:

★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绿脓、痢疾杆菌等)。

★抗高血脂。

★镇咳 (祛痰)。

★甲酸,丙酮酸,缬草酸等有毒性实验数据报道。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22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沪ICP备050054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