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名称 |
红三七 |
英文名称 |
rhizome of Ovateleaf Knotweed |
拉丁名称 |
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 |
性味归经 |
味苦、涩,性凉。肝、脾经。 |
临床应用 |
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崩漏;治肺痨咯血、吐血、衄血、血崩;治痨伤淤血;治白带、红白痢;治痈疽溃烂,久不收口;治慢性咽炎。 |
临床禁忌 |
未见报道。 |
天然药物来源 |
红三七为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茎。
支柱蓼为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草无毛,根茎肥厚,具节,不弯曲,紫褐色;须根甚多。茎丛生或单一,细长,绿色,不分枝。基生叶柄长15-25cm;茎生叶互生,下部的具柄,上部的渐至无柄;叶柄基部具膜质托叶鞘2枚,有明显的脉,无缘毛;叶片卵形或广卵形,质薄,长3-15cm,宽1.5-9cm,先端锐尖,微弯,基部心形。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花梗短小,基部具小苞片;花被5深裂;雄蕊8;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有三锐棱,黄褐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5-7月。 |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支柱蓼根茎中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rol)及大量鞣质。
药理作用:实验表明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具有利尿、抗菌、镇咳等生物活性。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