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邮箱登陆 English version中国科学院内网入口所内协同办公网入口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 图片资料专栏
 
  · PPT资料专栏
 
  · 视频资料专栏
 
科普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方儿茶
2012-07-11  | 【】【打印】【关闭

药典名称

方儿茶

拉丁名称

Uncaria gambier Roxb.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内服),治疗宫颈炎和用于止血(外用)。

临床禁忌

尚无报道。

天然药物来源

方儿茶来源于儿茶钩藤

(又名:干巴儿茶树《药材学》)。

儿茶钩藤为常绿藤本。树皮棕色,具对生枝,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卵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达9cm,宽达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除下面叶脉略被毛外,两面均无毛。花多数集成圆头状花序;总花梗长2.5-4cm;上部有小而轮生的总苞片4;花淡粉红色,直径5-7mm;花萼先端5裂;花冠碟形,花冠筒细长,裂片5,倒卵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子房下位,2室,外被短柔毛。蒴果细长,略呈棱形,棕色,先端有宿存萼片,具短梗。种子线形,多数。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

生物碱类:儿茶钩藤碱(roxburghine)A、B、C、D、E,钩藤碱(rhynchophyline),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圆叶帽柱木碱(rotundifoline),二氢柯楠因碱(dihydrocorynantheine),棕儿茶碱(gambirine),棕儿茶定碱(gambirdine)和异棕儿茶定碱(isogambirdine)。

鞣质类成分:右旋和消旋儿茶精(catechin),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棕儿茶荧光素(gambirfluorescein),槲皮素(quercet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焦性儿茶酚(catecbol),儿茶红(catechured),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

药理作用:

①可作收敛剂。其中所含的儿茶鞣质给小鼠口服或注射,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如预先使豚鼠缺乏维生

  素C,则加用儿茶鞣质可增进该维生素的吸收。

②抑制大鼠实验性膀胱结石的形成。

③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蟾蜍心肌的收缩幅度表现为先抑制后兴奋。

④大鼠口服含儿茶鞣质3%-5%的饲料1个月无死亡;小鼠静脉注射200-300mg/kg则可致死;其代谢产物焦

 儿茶精的毒性较大;没食子酚鞣质毒性远较儿茶鞣质为大,亦无上述治疗作用。给猫与大鼠口服焦性儿

 茶酚50mg/kg,可引起惊厥,进而导致麻痹,48h内死于呼吸及循环衰竭;每日口服30mg/kg则引起贫

 血、黄疸、肾实质损害,数星期内死亡,并有明显的高血糖。

⑤镇咳 (祛痰)。

⑥抗高血脂。

⑦抗高血压 (持续)、血管扩张 (松弛血管及降低心肌氧消耗)。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22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沪ICP备050054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