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网站地图邮箱登陆 English version中国科学院内网入口所内协同办公网入口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 图片资料专栏
 
  · PPT资料专栏
 
  · 视频资料专栏
 
科普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专栏 > 天然药物专栏
 
白狼毒
2012-03-19  | 【】【打印】【关闭

药典名称

白狼毒

拉丁名称

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cz.]; E. ebracteolata Hayata

性味归经

味辛,性寒。有小毒。

临床应用

治肺、皮肤、腺、骨、副睾等结核;治痈疽生臭恶肉;治缓疽;治伤寒毒攻喉咽肿痛,兼主天行;治干湿疥疮;治顽癣;治阴囊慢性湿疹;治中焦热痞,善忘不禁;淋巴结结核,配用大枣;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熬膏外搽;阴道滴虫,配用荆芥、苦参、蛇床子、枯矾;灭鼠,研粉,用玉米或面粉调匀。

临床禁忌

天然药物来源

①狼毒大戟:全体含白色乳汁。根肥大肉质,几不分枝,圆柱形,直径4-7厘米,外皮红褐色或褐色,薄而

 疏松,易成片状剥裂;断面白色,粉性大,有黄白相间的筋脉花纹。

②月腺大戟:与上种相近,但根呈纺锤状至圆锥形,直径1.5-3厘米,不含粘液,外皮黄棕色,断面不平

 坦,黄白相间的筋脉花纹不如前者明显,质轻易碎。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化合物成分:

①月腺大戟根中含:双〔(5-甲酰基-糠基)-醚〕;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2-羟基-6-甲氧

 基-3甲基苯乙酮-4-β-葡萄糖甙;二十八烷酸;胡萝卜甙;β-谷甾醇;3,3’-二乙酰基-4,4’-二甲氧基-

 2,2’;6,6’-四羟基二苯甲烷等化合物。

②狼毒大戟根中含:O-乙酰基-N-(N-苯甲酰-L-苯丙氨基)苯基阿兰醇;羽扇豆醇;羽扇豆醇-3-乙酰化物;

 β-谷甾醇;岩大戟内酯A、B;17-羟基岩大戟内酯;狼毒大戟素A、B;菜油甾醇;7-氧代菜油甾醇;

 7α-、7β-羟基菜油甾醇;豆甾醇(stigmasterol),7-氧代豆甾醇;7α-、7β-羟基豆甾醇;7-氧代谷甾醇;

 7α-、7β-羟基谷甾醇及它们的酯类。

药理作用:

①抗肿瘤作用。

②其他作用:狼毒大戟根可用以杀蛆,灭孑孓。

③毒副反应 狼毒大戟B样提取物在抑瘤同时可使给药组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减轻9.7%,反映出该药物

 的一定毒性。

参考文献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22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沪ICP备05005485号-1